服务热线:400-999-0761
办公电话:0536-3292088
3292179
3256066
3256077

润滑油知识

润滑油组分和添加剂配伍性的平衡关系

润滑油企业的销售人员常常被终端用户的某些特殊要求所困惑,诸如机油亮红灯、油品使用过程中变黑、油品四球试验的烧结负荷要达到某某值,等等,不一而足。实际上,要解释或者解决这类令人棘手的问题,还得要归结到润滑油的最基本功能上来。

        再次提一下我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润滑油的功能,包括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润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减少摩擦,所谓润滑剂,简单地说,就是介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具有减少两个物体因接触而产生摩擦的功能者。
        笼统地说,润滑油品之所以能起润滑作用,就是在摩擦副之间有所谓的“油膜”的存在,而真正能用科学的语言把油膜这个概念解释清楚,却是很难的一件事。在润滑油品的分类中,大家都知道三大润滑油品,内燃机油、液压油和齿轮油,就油品在运行中的摩擦副之间所受的剪切速率来看,如果内燃机油是10exp4/sec的数量级,液压油和齿轮油则分别在10exp6/sec和10exp8/sec的水平。不难看出,从摩擦磨损的苛刻程度言,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内燃机油→液压油→齿轮油,由此也就有了非极压性油品和极压性油品的区分和说法,无疑,我们将内燃机油归于非极压性油品中,而齿轮油则是典型的极压性油品。
        任何类型的润滑油产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首先是它的抗氧化性能必须好,这包括其氧化安定性和热安定性两个方面的意思。抗氧化能力差,随之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作用:油品老化速度加快,粘度升高或降低,添加剂分解而失去作用,出现油泥和积碳,设备的运行温度升高,等等。解决油品的抗氧化能力,基础油的选用自然十分重要,在基础油选定以后,则与抗氧剂的选用有关了。目前我们常用的抗氧剂,不论是高温还是低温抗氧剂,只是一个相对而言的区分,但它们的抗氧化机理,就目前认识的理论水平,也还是自由基链反应的起始阻止和反应终止理论(有兴趣的同仁可参看相关书籍)。氧化剂(如空气中的氧)是氧化反应的始作俑者,催化剂(如因为磨损而存在于油中的金属屑)则降低氧化反应的能垒,高温却是加速氧化反应的动能。如果只是一味地增加抗氧剂的用量,当然对油品的抗氧化能力有益,可是,抗氧剂中的自由基氧化反应的终止剂,不论是氧自由基(-O·)还是氮自由基(-N·),都属于亲电子活性基团,它必然与金属表层中的游离离子有亲和作用而与其它添加剂产生在摩擦表面的吸附竞争,从而减弱诸如抗磨添加剂等其它添加剂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
        仅此在抗氧化剂的使用上之一例,便可以看出,油品的一个完整配方,并不是某一添加剂使用的越多越好,换句话说,突出一点,便无法顾及全体,即所谓的平衡。好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之儒家学说,也讲究“中庸之道”,想必诸位当能接受润滑油配方的平衡体系之说。平衡指的是配方
的全面性。从基础油组分的配伍性,添加剂的综合性选择和配伍性,设定平衡关系。